11月27日下午,教育部科技司重点引智项目“思辨设计国际教授工作坊”成果展在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博物馆第一展厅顺利举办。中央美术学院特聘教授Clive及广告学院设计系主任肖虎老师为此次工作坊作总结发言,并为学员颁发结课证书。出席人员还有皇家艺术学院独立艺术家沈宾老师、广告学院设计系巫濛老师、唐晓彤老师。
◇ 工作坊回顾 ◇


课程简介:
谈及未来,有两种情况,即线性未来与已知未来(LINEAR AND ADAPTIVE FUTURES)。线性未来就是对当前的一种探索,建立在我们已知或正在做的事情的基础上。Clive教授让同学们进行了有关”未来轮“(THE FUTURES WHEEL)的思考与讨论。“未来轮”是一种帮助映射变化结果的工具,首先提出一种趋势或者事件,然后思考这一趋势或事件可能产生的一阶、二阶甚至更多阶的可能性结果,同时寻找从一个分支到另一个分支的关联,而这其中也会有一些“弱信号”的存在。
"未来轮"是一个头脑风暴工具,主要用来探测和描绘事件的发展趋势或结果。在应用时,除了遵循这个轮子的结构外,还要按照规律完成场景的逻辑关系建构。整个过程借助其他学科的视角可以帮助同学们全面地了解设计主题。而且在头脑风暴过程中,同学们也可以改变既有原则。

课程总结:
本次成果展,Clive教授为同学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概念,即思辨设计。探究弱信号的产生与批判性的设计思维打开了新的思路,也使同学们在设计学习过程中深受启发。在此,同学们也表达了对Clive教授、王洪亮老师给予的指导与帮助的衷心感谢。
◇ 成果展 ◇
11月27日下午3点,“思辨设计国际教授工作坊”成果展在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博物馆第一展厅开幕。

作品展示:
▼01

小组成员:
高晨阳 陈玉青 刘婷滟 陈潇涵 万婧 吴嘉琪
作品名称:
百变发型日记Hairs changing dairy
作品简介:
请设想以下场景——你有个重要演讲,然而时间已不允许你好好打理头发;你给TONY老师出示你心心念念的发型,结果却令人怀疑人生......发型千千万,一键自己选。在未来你的发型将完全由你自己决定。你可以扫描、收藏、生成自己喜欢的发型,利用全息投影技术随意切换,永远做街上最靓的仔!
视频链接(复制链接在网页中打开):
https://v.qq.com/x/page/f3027i0pk0a.html
▼02

小组成员:
彭超 林琳 杨文琦 陈思烨 于丽娜 李梦楠
作品名称:
十年后的人类?
作品简介:
由当前女性恐婚的现象联想到未来有关人类制造技术的问题,我们希望通过对十年后未来人类外貌特征的大胆设想,引起人们的关注与讨论,从而推动相关技术有较为良性的发展。
视频链接(复制链接在网页中打开):
https://v.qq.com/x/page/l3027rvz1p9.html
▼03

小组成员:
段卉 邓思岳 傅佳伟 李小羽 廖文锦 魏立轩
作品名称:
Best(百思特)
作品简介:
2030年,科学家研发出第一款决策最优化的系统 Best(百思特),它可以帮助人类规避人生风险,每件事都可以做出最好的选择。
视频链接(复制链接在网页中打开):
https://v.qq.com/x/page/t30275glsly.html
▼04

小组成员:
胡治华 李家祺 菈紮媞 王偲
作品名称:
关于未来单身人群的居住方式和群体关系的构想
作品简介:
单身、不婚在未来的中国将成为一种趋势。个体化将更加常见。面对情感缺失、儿童抚养、社交、养老等等现实问题,单身不婚人群将如何应对?我们尝试提出一种新的不婚族居住模式。在这种模式下,我们利用空间构建一种不婚族之间新的社会关系,他们既是独立的个体,又是一个紧密的群体,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独身生活可能面临的问题。
视频链接(复制链接在网页中打开):
https://v.qq.com/x/page/g3027w38opn.html
▼05

小组成员:
程婷 黄祉祎 肖郁 丁裕恒 姚冬雪 张瑶
作品名称:
植衣Giving and Receving:plant the clothes
作品简介:
从你购买到你不再穿这件衣服,一件衣服的使用率是多少?现如今,快时尚潮流不断冲击着我们的选择,服装变成了快节奏的更新与无止境浪费的一个“消耗品”,针对这一现象,我们着力探索未来服饰,围绕Giving and Receiving的概念,提出了“植衣”的未来手段,形成服装的可自我再生循环体系。我们坚信,未来的服装,一定会围绕自然、循环、生长而展开。
视频链接(复制链接在网页中打开):
https://v.qq.com/x/page/q3027qtjzoj.html

Clive教授签名并颁发证书

全体合影
编辑排版:于丽娜 肖郁
照片拍摄:曹隽
审核:王洪亮